FreeBSD Q&A[来自CU论坛]

网友投稿 552 2022-09-25 18:50:05

FreeBSD Q&A[来自CU论坛]

QUOTE:Q 1:

设置了kdm以后不能实现原本在~/.xinit里面设置的内容

设置/root/.cshrc计入setenv的相应东西以及scim,但是仍然不能实现

以前也尝试过在/etc/cshrc里面添加,也没有成功。

(感谢 dangk 提供)

A:

目前最好的方案,是使用xprofile文件。

分析kdm的Xsession文件,里面有个读 xprofile 文件指令。用法也很简单

如果要控制整个系统的locale和输入法,在 /etc 目录下生成 xprofile 文件,把环境变量的设置放到里面,\

注意:设置变量要用 export

如果要控制某个用户,建议在用户目录下生成 .xprofile 文件,把环境变量放到里面就可以了。

如果要kdm界面为中文,在kde 的控制中心的 登录管理器里面把语言改成 zh-CN 即可。

参与讨论的热心朋友:

哈密瓜

杜比环绕声

snow8888

原始地址:

2:

FreeBSD的HAL+dbus启动两次的问题。我在/etc/rc.conf中添加了如下指令,为什么系统启动时显示启动两次?

(感谢 杜比环绕声 提供)

[Copy to clipboard]

[ - ]

CODE:dbus_enable="YES"

polkitd_enable="YES"

hald_enable="YES"

A:

这是由xorg升级安装时造成的,它在 /usr 目录下建立了一个 X11R6的连接,指向了 /usr/local。这样造成系统在rc系统引导阶段两次扫描 /usr/local/etc/rc.d 这个目录,由于路经不同,所以rc系统把他们当成两个脚本,所以“运行两次”,为了确保xorg的兼容性,不建议删除这个连接。

解决的办法是在 /etc/rc.conf 文件中加入如下指令:

[Copy to clipboard]

[ - ]

CODE:local_startup="/usr/local/etc/rc.d"

覆盖 /etc/default/rc.conf里面 local_startup的设置!

参与讨论的热心朋友:

macafee

原始地址:

3:

如何复制(克隆)系统?

(感谢 哈密瓜 提供)

A:

很多人可能会想到ghost或dd,其实用tar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功能。

本例将当前文件系统复制到目标文件系统,目标文件系统根设备part挂载在/mnt/obj下(如果不会使用bsdlabel等工具,使用 sysinstall即可很方便地完成分区,如果目标文件系统存在如/var的文件系统,则可先将其挂载在/mnt/obj/var下):

tar --exclude /mnt -cpf - / | tar vpfx - -C /mnt/obj

本例采用管道,前后"-"符号指代同一个目标文件。此例也可用管道及ssh完成网络复制系统的功能。

Q 4:

为什么我配置好Xorg后,测试的时候不能正常退出!

(感谢 zonyonq 提供)

A:

因为,Xorg默认启动了glx,把此项关闭后即可正常退出!

[Copy to clipboard]

[ - ]

CODE:e.g[示例]: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Section "Module"

Load "dbe"

Load "dri"

Load "extmod"

#Load "glx"        //把此项注释

Load "record"

Load "xtrap"

Load "freetype"

Load "type1"

EndSection

Q 5:

回收站如何实现?

(感谢 atyu30 提供)

A:

QUOTE:第一步:在$HOME目录下建立一个  .Trash 文件夹和一个  .del 可执行文件。

.del 可执行文件内容如下:

mv $* $HOME/.Trash

第二步:在$HOME/.profile中加上这么两句:

PATH=$PATH: $HOME

alias rm=".del"

执行彻底删除使用:

/bin/rm -rf $HOME/.Trash/*

参与讨论的热心朋友:

h7yqsys00t

原始地址:

modification time does not match remote#本地与远端服务器上的文件时间不匹配。

=> Couldn't fetch it - please try to retrieve this

=> port manually into /usr/ports/distfiles/ and try again.

*** Error code 1

Stop in /usr/ports/databases/mysql50-server.

*** Error code 1

Stop in /usr/ports/databases/mysql50-server.

应该怎样解决。

问题解决,把/usr/ports/distfiles下的相应文件删除,再重新安装

指定make install时的ports优先从国内站点下载。

修改/etc/make.conf加入下面内容

MASTER_SITE_OVERRIDE?= \

\

${DIST_SUBDIR}/ \

${DIST_SUBDIR}/ \

${DIST_SUBDIR}/

Freebsd6.2 \8139网卡出现watchdog timeout。Ping其它机器时显示

Interrupt storm detected on "irq18: rl0 "; throttling interrupt source

rl0: watchdog timeout

rl0: watchdog timeout

rl0: watchdog timeout

rl0: watchdog timeout

Ping通后,time值5500ms以上。不能接受的。

解决办法

在/boot/device.hints中添加

hint.apic.0.disabled="1"

hint.acpi.0.disabled="1"我用了这个办法,问题解决了。

PS还有网友说可以用降速的方法,没试过,不过这个也提供出来。

# vi /etc/rc.conf

ifconfig_rl0="inet 192.168.0.2   netmask 255.255.255.0 media 10baseT/UTP"

详细man ifconfig.

怎样让fb6.2支持isa ne2000双网卡。

引自官方手册:类 似 matcd 这样的一些驱动程序, 会由于无人维护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而被删除。 其他一些仍然存在, 但由于其具有侵略性的检测方法而被默认禁用。 下面这些 ISA 设备驱动可以在启动加载器的第三步时启用: aha, ahv, aic, bt, ed, cs, sn, ie, fe, le, 以及 lnc。 要做到这一点, 在加载器进行 10 秒倒计时的时候将其中止, 并在提示符后输入:

unset hint.foo.0.disabled

将 foo 替换为驱动程序的名字就可以重新启用它们。 通过编辑文件 /boot/device.hints 并删去相应的 “disabled” 行可以使这一设置持久化。

解决办法:编译内核时要有这一项

device       ed

注意:

编译内核时加入device ed0 at isa? disable port 0x280 irq 10 iomem 0xd8000现在这样做是通不过的。在6.x以前的版本中应该可以。

在/boot/loader.conf中加入

if_ed_load=”YES”

通过编辑文件 /boot/device.hints,加入下面的选项。前提是你必须知道你的网卡的port和irq值。

hint.ed.0.at="isa"

hint.ed.0.port="0x300"

hint.ed.0.irq="5"

hint.ed.0.maddr="0xd8000"

hint.ed.1.at="isa"

hint.ed.1.port="0x320"

hint.ed.1.irq="10"

hint.ed.1.maddr="0xd8000"

然后重启

#reboot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,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jiasou666@gmail.com 处理,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。

上一篇:unix之gdb
下一篇:为什么营销效果越来越差?(营销效果不好怎么说)
相关文章